Web3.0,与中国无关

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说中国互联网大厂员工正在向Web3.0公司迁徙。

他们要逃离现有岗位,追寻新的革命理想。

2022年Web3.0,那就是1999年Web1.0

看到这里,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。

你活在什么样的平行世界?可以想象出这么美好的未来。

放眼望去,国内哪有Web3.0的生态环境

不说别的,Web3.0最底层的公链发展这么多年了,一个成长起来的都没有

能做什么呢?你敢做什么?你又能迁徙到哪里去?

大厂员工注意了,这年头,吃饱饭最重要。

别乱动,熬过2022年再说。

01

Web3.0的三种理解

那什么是Web3.0,首先来理清这个问题。

删繁就简,可以从以下本质来理解。

第一种理解:

Web1.0为“可读”(read); Web2.0为“可读+可写”(read+write); Web3.0则是“可读+可写+拥有”(read+write+own)。

举例说明:Web1.0以门户网站yahoo新浪为代表,它提供信息给用户;Web2.0则以博客推特微信抖音为代表,它由用户产生内容;Web3.0则是产生的内容数据用户拥有,而不是由平台控制。

看似小小的变动,但这是底层逻辑的更换,实际上隐藏着天翻地覆的变化

第二种理解:

Web1.0为“半中心化”;

Web2.0为“中心化”;

Web3.0则是“去中心化”。

举例说明:Web1.0时代除中心门户外个人网站也占据半壁江山,两者鼎立形成“半中心化”生态;Web2.0时代则形成信息孤岛,大公司垄断数据;Web3.0时代则是纯粹“去中心化”,数据由用户主宰。

第三种理解:

Web1.0、Web2.0为信息互联网

Web3.0则是价值互联网

Web1.0、Web2.0本质上是在传递信息,侧重消费;而Web3.0则是在传递价值,创造财富

所以,Web3.0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加入了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,它要逆转现在互联网“中心垄断”难题,帮助用户拿回自己的数据主权,从而在数字世界里重新创造一个更高维度的互联网世界。

02

2022年

向Web3.0过渡的关键节点

如果真正理解以上变化,那么就会明白Web3.0具有革命性

我们可以直观的得出以下一些结论:

1、它将重新打造一个基于数据的财富体系; 2、它将重构未来的跨疆域的数字支付系统; 3、出现真正跨产品平台操作的用户数据库; 4、出现基于私钥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; 5、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据主权并自由支配; 6、它将在虚拟世界无摩擦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现代金融; …………

这其中的每一项,都将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变革

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技术重大革命,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
这几年谈硬科技很多,但互联网软技术不可忽略。

Web3.0带来的变革,是未来20年大国之间的决战舞台。

谁先理解并发展Web3.0,谁就有可能站在世纪新高地

1993年,克林顿出台“信息高速公路”计划,创造辉煌十年,获得Web1.0Web2.0在全球控制地位。直至今天,美国借助互联网技术领导世界。

2022年全球正处在Web2.0向Web3.0过渡的关键节点,谁在这个时刻建立一个完整Web3.0生态,谁就有可能在下一个20年领跑时代。

很多人喜欢谈国运,这就是“国运”。

国运不是空口无凭赌出来的,而是认真奋斗出来的。

03

“Web3.0战争”,已经逼近白热化

Web3.0这么重要,现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如何?

华尔街有什么布局,硅谷又在如何盘算

a16z,这个明星闪耀的硅谷风险投资机构,它是Web3.0领域的主导者

2013年投资的Coinbase,在2021年上市时市值最高达858亿美金;它投资的OpenSea控制着NFT市场大部分交易量,它主导的Yuga Labs公司创造了大名鼎鼎的“无聊猿”。如今,a16z已推出3只加密货币基金,募集资金总额超过30亿美元。

今年4月1日,a16z还投资了一家跨链公司LayerZero Labs,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估值已达10亿美元,未来在Web3.0世界又可能是顶尖掠食者之一。

除了a16z,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之一的红杉资本2022年共投资了20家Web3公司。它的竞争对手Coinbase Ventures,这家有着天生Web3.0基因的投资公司在今年投资了80家公司,作为产业前哨战的资本势力,正在急分夺秒进行布局,“Web3.0战争”已经逼近白热化

以上只是美国Web3.0布局浮在水面上的一部分,他们已经时不我待真枪实弹的干上了。

04

中国的布局在哪里?

中国呢,看到了Web3.0的布局吗?

公链在哪里?钱包在哪里?跨链在哪里?时间戳的身份验证在哪里?

DeFi合约在哪里?DAO公司在哪里?图灵机在哪里?NFT公司在哪里?

唯一一个发展得相对较好的Web3.0产品——“数字藏品”,还在一天天的自我阉割

好好的一个正经人,非得被折腾成一太监

中国的企业在哪里,市场化的战力在哪里?远景的布局在哪里?

那些在互联网时代创造了辉煌战绩的公司,真的看不到Web3.0的前景吗?

答案:当然不是

阿里巴巴早年收购的《南华早报》成立了NFT公司“Artifact Labs”;

腾讯投资澳大利亚一家基于Web3.0技术的游戏初创公司Immutable,估值25亿美元;

TikTok(抖音海外版)加入到Immutable X中,推出带有Immutable X的NFT

NFT架构

看到了吗?就算中国的企业出手,也是在海外出手。

为什么呢,Web3.0这种全球性的大趋势,国内的精英看不到?

当然也不是,原因在哪里?

按照逻辑来说,东方这片互联网沃土,应该与美国在Web3.0正面硬刚甚至借机超越,这本来是一个极好机会。

可这片盛开着Web1.0Web2.0之花的土,在Web3.0时代静悄悄,静得有点让人窒息,为什么?

为什么呢?简单的总结下为以下几点:

1、不研究技术本质,对区块链底层通证一律视为洪水猛兽; 2、不研究未来趋势,发现一点问题马上采取“因噎废食”的管理; 3、不分析具体原因,出现一个异类马上一刀切“宁可错杀,不可放过”; 4、没有任何法律约束,所有的严控和监管都是模糊的反复无常; …………

这样的监管生态,哪个企业不害怕,哪一个Web3.0的创业者不战战兢兢

所以,这样的创业环境,怎么可能产生出Web3.0的中国生态

在这个时代你让人家离开大厂去进行Web3.0创业,岂不是误人子弟

05

Web3.0,极客的世界

我的一个朋友,很早就在区块链世界创业。

2013年开始,就做过各种技术方向的创业,当然失败的多成功的少。

但Web3.0的确是太吸引人了,对一个技术员来讲,那不仅仅是互联网升级,那可真是一个极客的世界。

现在他决定做一个钱包,对标的产品就是METAMASK

一个好的钱包将来可是互联网世界的入口,也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入口,这实在是太酷了。

现在如果不做,就来不及了,他所知道在这方面创业的团队,至少不低于20个

但在国内是不可能完成这种VIE架构的创业的,所以他决定下半年去新加坡,离开这个熟悉的城市。其实这里本来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储备,可是风险是不可预测的,随便一个举报你就被折腾得死去活来,最终运营的话也必须是海外的,待在国内也做不了任何事情,还是早点选择去那边吧,这就是Web3.0创业的代价

我问为什么不去香港呢,近一点也方便?他摇了摇头,有点黯然,还是去新加坡吧。

06

不是怕监管

而是怕没有边界的监管

还有一个朋友,他对软硬件都有研究,也有自己的公司

他做的矿机,已经卖到非洲去了。

因为技术底层涉及到算力,所以对5G边缘计算区块链都有涉及。

智能合约运行机制

在他看来,进入Web3.0世界是他人生最后的机会了。

在Web3.0时代他才可能去超越传统的垄断互联网公司,借用以区块链技术实现“用户独立”“保护隐私”“夺回数据”,才能创造人生高光时刻。

可这些创业老兵都知道,Web3.0多少要涵盖到Publicblockchains(公链)、Token(同质化通证)、DAO(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、DeFi(去中心化金融 )、NFT(非同质化代币)这些领域,但从中国的现实环境来看,每一个都有可能是雷区

他说先去澳门过渡一下,后来说去新加坡,最后竟然选择了阿联酋

也不知道是不是开玩笑,他发来一张与“头顶一块布不是恐怖就是富”的阿拉伯人的合影。

并且非常自豪的说:在这里开公司亲王都要接见我。

类似这样的Web3.0企业,离开的真不少,大多数去了新加坡

当然也有一些还留在国内,这些技术公司的态度基本一致,其实不是怕监管,而是怕随性的监管,没有边界的监管,没有法律条文的监管。

07

要么离开,要么死去

中国早期的Web3.0起步并不晚,甚至可以说走在世界前沿

以最重要的Web3.0基础设施公链为例,来回顾下早期中国技术极客在这方面的尝试

8年前,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来中国的时候,在深圳雨伞咖啡,V神只是众多中国区块链企业创始人眼中的一个大男孩,他在上面的温吐演讲完全激不起大家兴趣

6年前,以太坊公链发布以后,众多的中国公链也应运而生,抢滩新大陆,小蚁唯链比原量子本体元界波场等等百花齐放。

各类公链发展到今天,以太坊(Ethereum)公链站在金字塔尖;

各类协议如ERC20(同质通证)、ERC721(非同质通证)、ERC-1155(非同质通证进化版)、EIP-1559(燃烧协议)、EIP4844(数据分片)层出不穷。

以太坊2.0 Serenity架构图

以太坊已形成的金融帝国,有UniswapSushiswap这样的交易所,也有MakerCompound这样的银行,还有CryptoPunks这样创造奇迹的NFT,黑底白字的LOOT也一夜火爆,甚至还有Axie InfinityThe SandboxDecentraland这样充满想像力的游戏社区。

可中国的公链已经沉默无声,只有几只流落海外的公链,还在演绎自己的传奇,希望打破以太坊的一家独大

企业家有自身的问题,很多时候我们的确急功近利,但全是企业家的问题吗?国内的公链能做什么呢?就算你为一家企业提供NFT服务,也只能悄悄的把自己阉割成联盟链

如果放开手脚去打拼,幻核鲸探这样的数字藏品平台也将进军世界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小媳妇一样,蹑手蹑脚。

为什么呢,这么多年来国内的Web3.0企业得出一个不敢公开的结论:要么离开要么死去

08

元宇宙背后的Web3.0

知道中国创业者为什么一直想做元宇宙吗?

除了元宇宙本身是技术结晶,具有远景规划之外,还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因,那就是大家避免直接谈到Web3.0。

一旦谈到Web3.0,必然谈到区块链,谈到区块链,必然谈到加密技术,谈到加密技术,必然会与cryptocurrency(加密货币)相关,最后又会涉及到最底层的Token,那么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。

所以,干脆直接跨越Web3.0,进军元宇宙,因为在元宇宙的世界可不仅仅有Web3.0,还有5G+AI+XR+云计算虚幻引擎技术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边缘计算3D操作系统等,这样就会淡化掉Web3.0概念,让更多人可以接受元宇宙。

可在元宇宙的世界里,那些熟悉技术底层的极客,谁不知道元宇宙中的核心要素“数字身份”“经济体系”都与Web3.0息息相关呢?

即使元宇宙经过重重伪装后退数步,创业者仍然可以感觉得到,元宇宙项目在往前走时仍然存在着重重阻力

这样的一个Web3.0创业生态,你觉得它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吗?

结语

Web3.0是世界性趋势,这一点谁也挡不住。

美国那边已经在百花齐放了,中国怎么办?

20多年来Web在中国的发展,可以说点点滴滴都还历历在目

通过引入Web1.0技术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,产生了很多优秀企业;

通过开发Web2.0技术开始走向世界前列,有些公司开始引领全球

可今天面对Web3.0技术时,却万马齐喑、束手束脚

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我们不反思一下吗?

任何一种伟大技术的引进,不可能没有风险

上世纪90年代引入Web1.0技术时难道就没有风险?但不能因为有风险然后就将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。这样的监管方式显得懒惰愚蠢

中国若想不落后于美国,形成自己的Web3.0生态

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、好好理解区块链本质,别将加密产业一律视为洪水猛兽; 2、要将个体和整体分开来看,别动辄对整个行业一刀切; 3、多听取Web3.0行业者建议,再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; 4、形成明确的法律制度,让创业者知道做事的边界; 5、打击那些真正的庞氏骗局,对破坏生态者不要放过。 …………

否则,最优秀的Web3.0创业者只能走向海外,多年积累下来的Web生态也只会自我阉割,本来一把Web3.0的好牌,却因为自己反复折腾,最终走向死局

这可真不是一个小问题,想象一下,如果20年前中国错过了Web1.0时代,这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样的损失?无法想像,不可想像。

所以,Web3.0不可失去时不我待,一定要在法制和市场上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生态

另外告诫那些创业者,先读懂Web3.0的中国生态。

在这样一个前景并不明朗的时空里,一定以求生为主。

如果你想离开大厂,要三思

ETH的曲折历程

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太坊是怎么来的,以及他一路是如何走过来,老吴带着一路的经历,来给大家普及一下,这里面真的是腥风血雨极其好看,比电视剧要精彩一万倍,废话不说,直接开始:

第一步,2014年7月,ETH发行,发行价1.86元在1.4元到四元区间,在这里,整整横盘了一年,大部分人都没能熬过,这第一年就把地卖掉了,基本上没赚到钱,有的甚至还赔钱。

第二步,2015年8月,涨到23元,终于涨了12倍,很多人获利离场,11月又跌回到了2.7元,跌幅90%,这一大涨大跌期间,超过90%的人都已卖币离场,有的还是割肉亏钱。@神鱼er 大神,就是在这个阶段,十几二十块,卖掉了10万枚ETH,如果不卖10万枚以太坊,现在价值二三十亿了。但是别慌,你以为这个时候不卖,你就拿得住?我们一起看看激动人心的2016年!

第三步,2016年,这一年可以重点说下,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。当年3月,开启暴涨模式,直接涨到98元,一个月涨了36倍,可惜只剩下不到10%的人享受到了这个财富的增值。四月,晴天霹雳,又跌到45元,很多人开始大喊以太坊是骗局,殊不知,六月一来,直接涨到138元,八月又跌到54元,九月涨到92元,12月又跌到38元。这一年的时间可谓是波澜壮阔,起伏不定。要说囤币有多难,你就想想,这个过程,你如果拿着100000个ETH,你是否拿得住?说实话,老吴是拿不住的。老吴2016年就开始炒以太坊,但是只敢短线,而且我亏钱了。

第三步,开启壮烈人生:2016年虽然一路波澜,但是却奠定了以太坊人气和市场的双重基础。所以,2017年3月,直接一路开挂,涨到350元,三个月涨了九倍,然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艾希欧在中国大肆流行,所有项目都在以太坊公链发币,所有项目募集的就是ETH。从这一刻起,霸主地位已定!再无悬念。

于是,2017年六月涨到2660元,六个月涨了70倍,七月跌到850元,跌幅78%,10月涨到2520元,11月涨到3280元,12月涨到1510元,2018年1月,涨到当时最高位9100元。

三年小结:三年多的时间,4900倍,你以为足够刺激了?继续往下看。完事皆有轮回,以太坊上表现的尤为突出,好戏接下来继续,但是你会感觉,这好像就是前面故事的重演:

第四步:2018年,开启熊市洗盘模式,从三月开始,9000多元的价格,跌到2280元,跌幅75%。4月,又涨到5380元,九月又跌到1070元,跌幅88%。最猛的是,12月跌到525元,跌幅直接到了90%。

第五步:2019年6月,涨到2350元,12月跌到720元,2020年3月,所有人吓得想死的312来了,一把跌到550元,跌幅超过88%。好长时间,都没人敢碰以太坊,这股劲儿,一直到10-12月的 Defi 兴起,才又有好转,涨到5720元。然后,又开始走上坡路。

第六步:2021年5月涨到28000元。

不到六年,涨了15000倍,当初买1000块钱,就能拥有1500万元,但是这都是屁话,你仔细看看上面老吴经历过的风雨历程,你扪心自问,自己真的拿得住?所以,我之前讲过一句话:在这个圈子两个事情最容易变富:一是挖矿,二是囤币。而且他们底层逻辑是一样的。有两个事情最容易变穷:乱投项目和杠杆合约。经历几年风风雨雨,大涨大跌,能守得住的才是赢家,大财富不需要有多聪明,只需要有足够的耐心,成大事者必有大恒心。

Real Vision 创始人:加密资产不是泡沫,是当今年轻一代逆天改命的希望

未来十年将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、最伟大的技术变革,不要与之对抗,我们的未来都寄托在变化之中。

撰文:Raoul Pal, 前高盛高管、Real Vision 和 Global Macro Investor 创始人兼 CEO
编译:Perry Wang

1/ 市场疯了!NFT 只不过是 jpeg 图片!狗币!猫币!特斯拉! GameStop (股票狂涨)!

每个人最后都会粉身碎骨!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贴现现金流吗?!!! 这些人正在毁掉一切!绿色能源?!

2/ 加密是一个泡沫!科技是泡沫! 风投(VC)是个泡沫! 生物技术是泡沫!被动投资是泡沫!Web 3.0 是一个泡沫!绿色能源是泡沫!元宇宙是疯狂的! 他们看不到吗??!!他们都错了!

3/ 不,上面的说法是错的。

他们是新一代的投资者。 去年,美国有 8600 万千禧一代得到了金融化服务。他们达到了 30 多岁的黄金投资年龄。

现实中他们负债累累,没有积蓄,没有希望。 他们比过去 70 年里任何一个时代 的 30 岁年轻人都要穷。

4/ 他们被玩废了!

5/ 他们的父母在 30 岁时可不是这样,当时股票市盈率(P/E)只有 7,债券利息高达 13%,房地产的价格与收入之比还相对较低。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。他们面前是未来的投资负回报预期。他们对我们金融系统的任何部分都没有兴趣 。

6/ 他们曾掀起了「占领华尔街」运动,但没人在意。

现在他们根本不在乎你或我认为应该如何投资或管理市场。我们让他们失望了。

他们***为什么要关心? 他们被送上了债务、杠杆和贪婪的祭坛。

7/ 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没有什么可失去的。他们什么都没有。

然后全球疫情来袭,一切都变了。

我们给他们免费发钱,他们集体说「去他妈」,让我们冒险!因为他们的本金是免费的。

8/ 如果我们在赌场拿到免费的本金,我们也会这样做。

但他们没有购买我们珍贵的黄金,也没有购买我们的打折股票。 为什么?因为他们不在乎 10% 的回报。公平竞争的唯一方法是承担巨大的风险。

9/ 冒险行动在 2020 年遇到了 Robinhood 期权,奇迹发生了……

这些年轻的投资者改变了整个***投资游戏。 他们用 Reddit、TokTok 和 Instagram 上学来的技能武装自己——社区、病毒式传播和 meme,以及被告知的一些愚蠢的投资标的,比如 Hertz 和 Gamestop 的股票,他们向规则竖起中指,并打破了这些规则。 太棒了。

如果你不能赢得比赛,那就改变比赛规则。

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来获得巨大的回报。与美国年纪更长的愤世嫉俗者相反,这些年轻人知道其中有风险,但他们仍然想承担风险。 因为这很好玩。

10/ 「Loss porn」meme 被欢庆,被到处传播。 「我永远不会错」的金融 Twitter 大 V 已经一去不复返。从长远来看,长期存在的注册投资顾问(RIA)的多元化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
这些年轻人都被我们辜负了。当他们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时,他们为什么要遵守我们的规则?

11/ 去他的资金主动管理,去他的对冲基金。他们只想将钱坚定地投入他们被告知会赚钱的市场(你好,被动投资!),其余的牌统统丢掉。

加密引起了共鸣。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上行,零下行。这是一个巨大的期权市场。 损失有限,指数级上涨。

他们是对的。

12/ 我能听到,你们都在摇头说,这次也不例外。他们会狠狠地吃到苦头。

是的,他们会。这很好。 他们想要学习,但他们也幸运地遇上了指数级增长时代,成长型股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呈抛物线状上涨。

13/ 再权衡一下梅特卡夫定律,因此不要在意婴儿潮一代老人陈旧的均值回归估值模型。

他们是对的。 很对。

如果他们年轻 20 岁,会通过同样的策略变得非常富有。

14/ 我们几乎都错过了那些暴富的机会,因为我们太愤世嫉俗,不明白 VC 是对的(我的意思是,他们让人难以忍受,对吧?!)

我们以为 VC 是疯狂的泡沫追逐者,但我们错了。

VC 看到其中的机遇,我们没有(这里包括我自己)。

15/ VC 改变了规则,以适应他们那一套我们无法与之竞争的规则。不是对冲基金,不是监管者,不是聪明的投资老手。我们这些人都错过了。

16/ 政治也会随之改变。

所有机构基础设施都将遵循(美国证监会 /SEC 法规也是如此)。

一切都会改变。

许多人会失去很多,许多人会有丰厚收获,但世界已经改变,但许多长者还不会接受它,因为「我们更懂这个世界」。

17/ 你对石油或商品、1950 年代 V8 或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的当代艺术的热爱,在这些新投资者眼里丝毫不感兴趣。你收藏的 Jeff Koonz 作品(他的作品「橙色的气球狗」2013 年拍出 5840 万美元)只是一个愚蠢的气球雕塑。这不是他们的文化参照物。 而 JPEGS 和 meme 才是。

这一切都是有关文化。

18/ 他们看重不同的东西,而且比你我还多。

如果你到印度或中东看看,每个人都未满 30 岁时,情况更极端! 这些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19/ 这就是历史的第 4 个拐点的样子。

我知道你们中许多人喜欢那本书,但对目前发生的事情感到震惊。 你失去了自己的参照系 …

但这是历史的第 4 个拐点的预言 ……

50 岁一代的政治和怀旧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
20/ 白色尖桩篱笆墙、肌肉型汽车、工厂工人、西装、电视、广播的世界——所有这些都已经被打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…… 与 2020 年代年轻人的严酷现实完全无关。

21/ 未来 10 年将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、最伟大的技术变革。

指数级增长时代。

我们都会感到落伍,但我们必须相信,当前 40 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会作为领路人,为我们展示全新的道路。 我们需要被引导。

22/ 你可能会讨厌它,对抗它,抱怨它,对它发表尖刻的评论。 但对它不会产生丝毫影响。

改变发生在我们身上。

拥抱改变吧。

不要与之对抗。我们的未来都寄托在变化之中。

来源链接:twitter.com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chainnews.com/pages/downloads/?utm_source=download-link-header

链闻最新 Telegram 讨论组